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发展历程(2005-2024)
1. 初创与基础建设阶段(2005-2010)
2005 年:由沪深证券交易所共同出资成立,总部位于上海,定位为全市场统一指数服务商。
2006 年:发布首条跨市场指数(沪深 300),成立专家委员会,推动指数编制标准化。
2007 年:受托管理上证系列指数,发布首批债券指数(中证全债),并推动海外 ETF 上市(如港交所沪深 300ETF)。
2010 年:沪深 300 股指期货上市,标志着指数衍生品市场正式启动。
2. 业务扩展与国际化阶段(2011-2015)
2011 年:推出首只债券指数基金(南方中证 50 债券),完善固定收益产品线。
2012 年:沪深 300 跨市场 ETF 上市,实现股票与指数产品联动。
2014 年:成为国内第二家提供债券估值服务机构,发布沪港通指数,推动资本市场双向开放。
2015 年:上证 50、中证 500 股指期货上市,丰富衍生品工具。
3. 资质提升与 ESG 布局(2016-2020)
2016 年:获得 “沪深 300 指数” 商标注册,强化品牌保护。
2017 年:取得证券市场资信评级业务许可,拓展评级服务。
2020 年:加入联合国 PRI(负责任投资原则),发布中证 ESG 评价体系,推出科创 50 指数,支持科技创新。
4. 创新与深化改革阶段(2021-2024)
2021 年:中证 ESG 指数通过 IOSCO 鉴证,成为国内首家获此认证的指数机构。
2022 年:发布中证绿色电力、机床等主题指数,强化产业转型服务;中证 1000 股指期货上市,完善中小盘衍生品。
2023 年:调整上证 50、科创 50 等核心指数样本,优化行业代表性;推出中证 A50、A100、A500 系列指数,构建行业均衡的宽基体系。
2024 年:持续优化指数编制规则,推动 ESG 指数产品规模突破 800 亿元,深化绿色金融布局。

相关导航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